女排徐云丽老公是谁
未婚,没有老公。出生于1987年的徐云丽如今已经35岁,却依然没有婚姻的消息,让人感到遗憾。
中国女排最佳闺蜜,曾一起参加奥运会,如今怎么样了?
徐云丽在退役后就做了一名教师,在教育方面发光发热。颜妮还一直坚持在赛场上,现在是女排队伍中年龄比较大的一位球员。但颜妮在赛场上体力与那些年轻队员一样,在比赛中她也能为队伍贡献很多分。颜妮非常喜欢和年轻队员们打成一片,她非常开心,也表示自己很享受这种打球的乐趣。现在颜妮和徐云丽已经不能在一起打球了,两个人的生活轨迹也不一样了,但这不代表着谁现在过得更好、更幸福,这只是每个人选择的路不同罢了。而且颜妮和徐云丽她们俩的关系依然还非常好,有事没事还会小聚一下。
徐云丽的相关报道
2006年2月,徐云丽被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相中,入选国家队集训名单,成为重点打造的副攻。经过多场热身赛 之后,许多专家评价说:“真是一高破三招!”陈忠和也对她寄予厚望:“经过锻炼,她
是个可造之材。”
徐云丽196cm的身高与赵蕊蕊十分相近,是名副其实的“网上长城”。她10岁时被福清少体校吸纳为排球运动员,2004年在福建女排司职主攻,敢打敢拼的作风给人印象深刻。2005年冬,福建女排主教练尝试让徐云丽改打副攻,在保留强攻特点的同时,重点加强拦网技术。勤学苦练和联赛的磨炼,使她很快成为福建女排的顶梁柱,并顺利入选中国女排。
2006年,徐云丽作为新人出战世锦赛,由于对手对她的特点不了解,成就了她辉煌的“处女秀”。之后,徐云丽却陷入低谷,技术难有突破,进攻节奏与全队协调不够,2007年成了国家队的“边缘人”。 福建是个出排球人才的地方。在上世纪80年代女排“五连冠”时期,福建队就为当时的国家女排输送了不少人才,像郑美珠、侯玉珠、李艳等人,就是女排五连冠的功勋球员,她们给福建排球界争得了荣誉和骄傲。如今的国家女排中也有两名福建人,除了大家熟悉的主帅陈忠和外,队中的副攻手、人称“小高妹”的徐云丽是福建福清人,也是这次入选北京奥运阵容的“福州六朵金花”之一。今天闽将巡礼的主人公就是这位身高1米96的“福清妹”徐云丽。
“基因突变”全家她最高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往往都有着“家族体育基因”,一副好身材直接从父母那里先天获得,就像姚明,他就直接继承了父母的篮球基因,成为篮球巨星。可徐云丽的成长似乎“突破”了基因遗传。
徐云丽父母都没有从事体育运动,他们是普普通通的福清市民,甚至和其他福清人一样,敢打敢拼远涉重洋,曾到日本打工挣钱。徐妈妈身高才1.67m,徐爸爸相对会高些,可也只到1.81m,云丽还有位哥哥,不过他的身高也才1.83m。徐云丽曾在采访中谈及她那在家里“高人一等”的身高,她用幽默的口气说道:“我父母其实并不高,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长到了196cm。我估计是基因突变吧,哈哈。”
因为“基因突变”,徐云丽成为这个家庭中最高的人,以她的高挑身材,如果不从事体育岂不可惜?这也让云丽父母下定了送她到体校学习的决心。 1997年,也就是徐云丽10岁那年,父母就把还在上小学的小云丽送到了福清市少体校,接受徐云丽的是少体校的陈丹教练。陈教练回忆说:“徐云丽能让你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她会是棵好的体育苗子。”陈教练非常爱才,觉得徐云丽的身高、体型皆是可遇不可求,为了让云丽有更好的发展,陈教练直接把云丽推荐给了省体工大队,接受专业的排球训练。
在福建省排球队,徐云丽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天地。在被陈忠和选入国家女排集训队之前,徐云丽就一直是省队的主力球员。福建女排主教练侯春俤曾经说过,“徐云丽的身高是最大的优势,毫不夸张地说,福建妹子能长这么高,50年都很难碰上一个。”教练的语气中,明显流露出伯乐识得千里马的高兴之情。
在省队表现不错的徐云丽也引起了国家女排主帅陈忠和的注意。由于赵蕊蕊受伤长期缺阵,中国女排在副攻位置上亟需补充新鲜血液,徐云丽的出现也让陈忠和心头一喜。2006年,徐云丽入选国家女排集训队,成为队中仅次于赵蕊蕊的“第二高度”。 在入选国家女排集训队后不久,徐云丽就又把目标放在了参加北京奥运会上。徐云丽说:“能够代表国家参加北京奥运会,这不仅是我,也是所有运动员的梦想。”在国家队集训的日子里,徐云丽就不断在为这一梦想而艰苦训练。直至如今,这位敢打敢拼“福清妹”的奥运梦想终于成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徐云丽的“奥运初体验”,她是国家女排中6个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队员之一。除了身高和年龄优势,徐云丽比赛经验不足这一弱点也同样突出。徐云丽也意识到这一点,她曾表示:“我自身还有许多不足,要从每天训练做起,踏踏实实地练好每一堂课,这样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除了自身努力外,徐云丽还得面对来自队友的挑战。由于赵蕊蕊的复出,国家女排在副攻这个位置上,如今有赵蕊蕊、徐云丽、薛明、马蕴雯等4名队员,竞争空前激烈,徐云丽的上场时间也将受到压缩。不过,徐云丽所要做的,只是要扮演好自己“女排新人”、“女排奇兵”的角色,争取在有限的替补出场时间里有上佳表现。
陈忠和:徐云丽优缺点都明显
本届奥运会中国女排新人不少,王一梅、薛明、徐云丽、马蕴雯、魏秋月、李娟等都是第一次参赛,她们能否在奥运会这个大舞台上顶住压力、敢打敢拼,将决定中国队能在奥运会上走多远。
陈忠和曾经这样点评徐云丽:“应该说徐云丽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她的拦网比较好,而我们选高个子的副攻也主要是解决队伍发球和拦网这一环节。不过她的缺点也很明显,进攻不突出,打球不够活也不够细腻,还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 北京时间11月19日,获得女排世界杯第三名的中国女排载誉归来,在首都机场,数十家媒体迎接直通伦敦的巾帼英雄们。在最后一场与德国女排的生死战中,女排替补奇兵徐云丽发挥神勇,帮助中国队3:0横扫对手,稳获伦敦奥运名额。谈及世界杯,她觉得自己收获最大的是信心 。
整个世界杯11场比赛,徐云丽都是作为替补出场,而她在场上的作用完全不输首发,11场比赛她攻下74分,替补是在最后一场对阵德国队的比赛中,徐云丽一人攻下11分,成为全队最高,能够战胜德国,她自然是最大功臣。
走出通道,在中德比赛中的“第一功臣”徐云丽便被记者团团围住。对于徐云丽个人而言,她总结自己前面几场比赛状态不佳,之后能够迅速调整,教练和队友的指导帮助很大。“从我自己来说,教练意义还是比较大。比赛发挥来看,还是有一些起伏,刚开始,临场发挥还是不太稳定,之后通过教练和队友的指导和鼓励,我比较好的调整了状态,到场上之后能把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徐云丽说。
对阵德国队,徐云丽也为中国队拿下了制胜一分,对于那一分徐云丽还是印象深刻。“自己打完最后一个球还是比较激动的,想想这一年走过来还是挺不容易的。去年自己的腰伤复发,让自己在世锦赛上和亚运会上的发挥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今年年初的恢复性训练也是比较漫长和麻烦的。”
去年一整年,徐云丽的状态都不是太好,伤病对她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不过今年及时的恢复和调整,让她终于在世界杯中发挥出了最佳水平。
在收获方面,徐云丽坦言自信是最大收获。“收获最大的还是自信方面吧,之前在场上不是能够放得开,这次在比赛中我能把自己应有的东西发挥出来。主要还是在自信心方面比以前有了进步。”徐云丽对记者说到。
徐云丽、魏秋月和惠若琪同年退役,为什么只有惠若琪有退役仪式?
徐云丽、魏秋月和惠若琪同年退役,只有惠若琪有退役仪式是因为这样的场面并不是中国女排替她安排的,而是她的家乡为了感谢她给家乡带来的荣耀给她安排的。
中国女排惠若琪,朱婷,徐云丽去哪里了
休息去了,不休息身体怎么办 查看原帖
有情有义!魏秋月徐云丽出山辅佐郎平 放下工作当教练打磨二传副攻_百度...
3月28日消息,近日,中国女排在主教练郎平的带领下在福建漳州开始正式封闭集训,接受媒体采访时,郎导确认两位已经退役的爱徒魏秋月和徐云丽作为教练回归本次集训,帮助队员提高技战术水平。
前女排队长、里约奥运会主二传魏秋月、副攻徐云丽,此前和惠若琪一起参加了排超全明星,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随后她们又跟随球队来到了漳州集训。
3月27日下午,两位女排宿将与19名女排队员一起参加了当地举办的接待活动,她俩穿上了与队员一样的衣服,但明显她们不可能复出了,如今魏秋月是天津 体育 技术学院副院长,而徐云丽也在家乡当上了老师。
有当地媒体观察到这一细节,于是向郎平求证,郎导介绍,魏秋月和徐云丽参与本次集训,主要是帮助球员提高技战术水平。看来,郎导对于二传和副攻还是不够放心,邀请了两大金牌弟子出山辅佐自己。
郎导表示,今年最重要的任务是获得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我们已经进入东京奥运会倒计时,还有485天!”此次集训主要是为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世界杯做准备,技战术训练都围绕着这两项大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记者问她,这次集训的二传队员较多,有丁霞、刁琳宇和小将孙燕3人,对此郎导回答,“我们很多位置人都很多,副攻6个,自由人3个。”
她说,本次集训各个位置上的队员都较充足,也补充了一些新人,比如两个18岁小将、二传手孙燕、自由人倪非凡都是首次参加集训。“除了备战,我们还是需要不断培养接班人吧,补充新鲜血液。”
在当地举办的欢迎晚宴上,郎导表示,“我第一次来漳州是1978年,也来了很多次了,我也就没数了。还能够有机会带领我们这支团队,再次备战东京奥运会,我们也觉得非常光荣。我们的任务也很重,今年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夺取奥运会入场券。8月份是第一次机会,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进入东京倒计时,今天应该是第485天。”
郎导还表示,“我们的团队非常强大,而且我们也补充了很多教练力量,大家也都知道自己身上的重任。我们也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每一天做好,我们也不会辜负漳州人民和大家的期望。尽自己最大努力向奥运奖牌冲击。”
刘晓彤是第5次来到漳州集训的,2009年作为团队成员,2014年、2016年、2018年和今年作为国家队成员。她回忆,2016年奥运前的漳州集训最苦,“当时练得最苦,时间最长,每个技术细节都精雕细琢,白天练不完的,晚上还要加练。”不过也正是那一年在漳州的封闭集训,意志品质体力耐力技术等都得到全方位提升,熬得过那一年,没有过不去的坎。
女排第一美女张常宁表示:“目前都在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张常宁认为,漳州各方面的条件好,保障也做得好,“希望自己在这阶段的集训中,各方面的技战术水平都能得到明显提高。”
本文链接:http://www.zbjsjy.cn/2625.html